在年轻演员大量产出的时代,青春片似乎成了青年演员的首选片种。只要颜值好,粉丝基础多,接演一部青春片,不仅有了一部代表作,还能依靠粉丝经济赚钱。
但时日不同往日,观众被众多低分烂片荼毒后似乎幡然醒悟,光有颜值没有演技的青春片直接被弃剧。连纵横言情剧多年的Anglebaby在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时,官方介绍中她的代表作仅是一部热门综艺“跑男”,翻看其多年的电视剧电影评分,多数都是3、4分徘徊。
回看前几年的青春片市场,关注度较高的:张一白执导《匆匆那年》收获5.5分;赵薇执导《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收获6.5分;韩洋执导《夏至未至》收获仅4.5分;郭敬民执导《悲伤逆流成河》收获5.9分,还有《北京爱情故事》、《后会无期》等。总体上看,评分4、5分居多,赵薇首次担当导演的《致青春》刚过及格线。
没有青春的青春片
2014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批《匆匆那年》等青春片:为赋新词强说愁,青春片需要提供多种可能性。
当青春叙事缺乏奋斗色彩,把成长的代价等同于放弃一切美好的事物时,这些与其说是在怀念已然消逝的青春,不如说只是讲述了一个没有青春的青春故事。
在众多的吐槽解说视频中,对国内青春片最常的吐槽点是
- 演员有颜值没演技,表演生硬
- 剧情离谱尴尬,完美躲过观众回忆青春共鸣点。
电影是艺术的想象,但请不要过分想象
试着回想一下,记忆中的青春是什么样?
高中忙于学业,桌前试题堆积如山;大学忙于社团和准备毕业事宜等。
没有那么多电影中的高中谈情说爱,大学分手堕胎。
青春片,着眼于青春二字,青涩年纪,春华正茂。
现实中的高中学子,天微明早起读书,为心中的大学梦想奋斗三年,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心里的情愫也只是一份情愫,更多的是心底的暗恋。
现实中的大学,感情深刻,共同为毕业后的未来做着规划。
中国孩子的青春,主线永远是奋斗。没有奋斗,何来青春。
青春片观众最在乎的就是在失去青春的年纪还能在电影中回味着记忆中过去的样子,而不是强行言情的三角恋,无休止的分手胡闹和复合堕胎。
毕鑫业:一起同过窗/35集/2016/9.0
16年最清新脱俗的青春片:“流水账”似的优秀剧情、青年演员的优秀演技,还有高亮的磨皮和滤镜。
35集,给了导演很大的剧情展开空间,情节也似流水账一般,事事俱到,细节满满,一步步推进,使得此剧充分描写还原了真实的大学生活。期间也插叙着不同时期的片段,增加剧情的笑点的同时,也不断丰富丰满人物形象。
故事从三个高中死党的大学入学开始,真实还原了大学入学场面、找宿舍、舍友见面、第一次班会、军训、军训汇演、社团建设、上课睡觉、考试挂科、班级团建、学期晚会等名场面,甚至涉及了学期结束的暑假生活、第二学期的开学生活。活生生拍成了大部分人真实印象里的大学生活“流水账”,不仅接了地气,还引起了共鸣。
一起同过窗的主题主要是在于人物的感情发展和抉择上。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人物感情随着时间发展变化,也不断面临着不同的抉择。
张一白、韩琰、李炳强:风犬少年的天空/16集/2020/8.2
风犬,2020年哔哩哔哩最热门的青春片。改编自里则林的原著同名小说。
作为哔哩哔哩最主要的用户群体,年轻人成了这部剧最大的拥趸。
基本上评论和弹幕都在表达着对此剧的喜爱。
16集的篇幅,自然少了很多展开,情节也因此更紧凑且发展快速。看的时候更多的是觉得矛盾和冲突安排得太刻意和突然。例如李安然为寻找刘闻钦多次转学、马田一眼相中大力娇等。
风犬故事舞台发生于重庆解放碑高中的一群中学生身上,剧情对话也是破天荒地几乎选择了重庆方言对话,使得地域观众听来更有感觉和代入感。高中生活主要选择经典场面,更多的是人物在放学后的大院生活。剧情的比重不同,使得此剧的主题也不同。
风犬的主题更多的是关于个人成长。刘闻钦和李安然不同阶级的感情让刘闻钦认识到“我的终点不过才是你的起点”;屠夫的离世让老狗一夜没了玩闹,多了担当与责任;留级生宋杰回应了母亲的期许;安然从富家子女学会了照顾他人;大力娇从“雌雄同体”阶段变得敢于放声演唱,做出自我。
相比执着于情感纠葛的青春片,风犬更多着墨于人物经历生活磨难下的自我奋斗和自我成长,从一路玩闹,到经历生活变故后奋斗高考考上大学,剧中人物收获了什么,观众心里都是感同身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