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资深听歌党,从高中到大学毕业,耳机的听歌体验是我个人尤为关心的。尤其学业繁忙之际,休憩片刻的听歌时间,如果使用一对体验优秀的耳机不仅在短时间内能够为你同所处嘈杂环境分离,暂时从学业的紧张压力中释放,还能使你专心沉浸于旋律流淌间,感受着词曲的空灵与慰藉。
个人使用过的耳机分为两个阶段:高中到大学毕业;还有就是参加工作后。
高中阶段还处在2016年,那时的耳机种类主要还以有线耳机为主,无线耳机主要是面向商务风格设计,而且价格较高,对于学生群体,是绝对不敢考虑无线耳机的,那时候我使用的耳机就是白色无线耳机。设计方面,普遍的扁平全入耳式耳机头,但设计普遍偏小,导致耳机头有时候挂不住,走路或者跑步等动作幅度大的运动场景往往还需要腾出一只手去扶正耳机位置。再说音乐体验,百元价位以下,主要是以听响为主,不奢求任何音质体验,正因为设计上不贴和外耳轮廓的设计,导致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一旦噪音过多,连听个响都成了奢求了。
不过这副耳机也成功跟随我从高中毕业服役到了大学第一年。直到大学第二年开始,我决定把旧耳机淘汰,在某宝上依旧选购了一副黑色有线耳机。外形设计参考上文,只是耳机头由扁平换成了可更换不同大小耳塞的突出耳机头,随单附送的不同尺寸大小的塑胶软耳塞成了主要的隔音核心,它的确能让耳机最大程度上贴合不同用户的外耳,利用其可变形的伸缩特性实现最大程度的噪音隔绝,但满满的充盈感在长时间佩戴下使耳朵变得不适,塑胶特性决定了其在受到外力时容易回弹复原,在行走场景下运动幅度过大也是会导致耳机松动,于是又得再费劲把耳机装好,断断续续的听歌体验大打折扣。
再说其音乐体验,确定让人大吃一惊。耳塞的加持的确对隔绝外在杂音有很大作用,能够使耳朵的听歌场景保持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耳机本身的音质调校也不错,尤其是还能体验到立体声,很多时候都是我用来听AVICII的最优选择,在乘坐公交或者静坐时戴上耳机听A神的电音,立体音效真的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演唱会听电音的立体感。
不过在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还是决定换掉这副耳机,最大的理由就是过长的耳机线总是让我在开始掏出耳机和结束收起耳机时烦恼其杂乱交错的线圈,虽然平时有认真整理,但还是会出现交缠的场景,而且完全拉开后的耳机线也成了弯弯曲曲的样子,收纳和挂线也成了很大问题,再者就是智能手机不断地迭代更新,开始取消了3.5mm耳机孔。当时使用的锤子手机PRO2S就没有耳机孔,解决方案是用官方配置地Type-C耳机转接线头,导致有外出听歌需求的我还得多带一条转接线。
所以,华为Freebuds3完成了我从有线耳机到无线耳机的过渡。
华为Freebuds3是在华为IFA2019上发布的,是首款搭载华为麒麟A1芯片的真无线蓝牙耳机,支持蓝牙5.1。
官方宣传的特性是支持主动降噪,能够有效消除环境噪音;支持骨声纹通话降噪,使通话时对方听得更清晰;采用14mm高灵敏动圈单元,实延低至190nm,在游戏游玩时能够有效降低声音延迟;续航上,两对耳机能够在不充电情况下提供4小时续航,充电盒在充满电情况下提供20小时续航,支持无线快充技术。
因为主力手机就是华为手机,所以决定在2019年8月购入支持有线无线充电的版本,当时的主体配件主要是充电线和装着一对耳机的充电盒。考虑到清洁原因,选择了不易弄脏的黑色版。
日常使用freebuds3的场景主要是上下班走路或乘车、外出步行散步以及躺在床上听歌看剧。
晚上睡前会先提前插上充电线,第二天早上洗漱完毕收拾妥当,打开手机蓝牙功能,打开freebuds3无线充电盒盖,手机端立即接收到蓝牙信号,完成匹配并在零点几秒之内给出提示弹窗,包括两耳的电量和充电盒的电量,弹窗会在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我拿出两只耳机,只需轻放在耳朵上,两个椭圆流线型的耳机头就能完美匹配外耳,因为其海豚式的流线型设计,没有很突兀的异物感,就是舒适的贴合。戴上的同时耳机会有一声清晰的确认佩戴提示,这声音既可作为确定戴好的信号,也可以在耳机电量不足时以另一种声音提示电量即将耗尽。
戴上耳机后,打开听歌软件,点击一首歌曲播放。赞!很安静的一个听歌环境,你可以沉浸在张学友《秋意浓》的惜凉悲情旋律中,也可以打开华为手机自带的杜比音效设置,将音乐体验切换至可以营造立体音响的影院模式,歌曲切换到Madonna《sorry》,开始以爽快热烈的80年代复古电子舞曲开始新的打工人的一天。如果之前就在华为相关的设备APP上调试好最适合你听歌体验的降噪级别,那么当走在人车繁往的路上时,你就可以抬手在左右耳上任意一只耳机的机柄外表面通过双击打开耳机的降噪模式,你就真的可以体验到真正的如入无人之境了,此处温馨提示:路上开车或行走过程中请勿佩戴耳机,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当然freebuds3还有其他多种触摸调节手势,使得你可以不用直接打开手机即可实现接听电话、调节音量等功能。
freebuds3刚到手时自带的固件版本功能和体验还是不错的,但个人感受上出厂版本的降噪功能有点差,有时会出现自动降噪不准确的情况,明明车鸣声很大,却只是一只耳开了降噪,一只耳还能听到明显声音,多次体验下来给人一种不同步的断续传输感,所幸在后续多次官方的更新固件中进行了关于降噪计算、续航、匹配准确度等方面的改进,目前的体验真的是质一般的飞跃。